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皖北煤电驻村工作队:移风易俗出成效 文明乡风润人心

发布日期:2024-01-11 浏览次数:5580

前言:乡村振兴,文明乡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首先就要遏制陈规陋习,深化农村移风易俗,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皖北煤电帮扶村-萧县张庄寨镇武楼驻村工作队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探索,以灵动创新的机制和矢志不渝的决心,取得了移风易俗的新成效,使得文明乡风滋润人心。



皖北煤电帮扶村-萧县张庄寨镇武楼村位于萧县西南部、张庄寨镇东南部,距县城约50公里,距张庄寨镇6公里,总面积7580亩,下辖5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全村共计1197户3488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7名。近年来,该村工作队始终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有关重要论述,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以深化移风易俗为抓手,以提升村民精神面貌为重点,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助力乡村振兴。所帮扶的武楼村先后获得“安徽省森林村庄”、“全省115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村”、“萧县美丽宜居村庄”等荣誉称号。




实践促养成 文明新风迎面来。“彩礼加摆席一共花了6万元,我儿子就娶了个媳妇,这要放在前两年真是不敢想。”武楼行政村张老庄自然村村民张全亮难掩兴奋地说。张全亮给儿子办婚礼时,没有布置农村常见的大拱门,取而代之的是简单温馨的婚礼仪式。

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该村工作队通过意见征集、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把村民集中反映、普遍关心的乡村治理、移风易俗等问题纳入《村规公约》,重点对村民行为习惯、红白喜事规范办理、移风易俗、爱护公共设施及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方面进行细化,着力提升农户信用意识,构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提升信用村建设“硬”指标,让文明乡风洒满乡村每一个角落。




文化入乡风 春风化雨润人心。乡风文明建设要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该村工作队挖掘乡村民俗文化、节日文化、手工艺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利用爱心超市,结合武楼村每年开展元旦、三八、五一、中秋国庆等节日文化活动,对选出来的“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美好庭院户”等进行物质奖励,有力的推进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及开展的美好乡村建设。同时用新时代精神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广泛宣传,随处可见的典型示范家庭宣传标语,让村民在浓厚的宣传氛围中,树立移风易俗文明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以"最美榜样”引领文明,以“家风家训”传承文明,以“乡贤文化”涵养文明,让文明正气在农村蔚然成风。



德治谱华章 文明花开春满园。“慧慧是个好孩子,她从不嫌弃我们脏,对我们总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经常给我们送饭、拉家常,帮我们洗衣服,不是亲女儿,胜似亲女儿啊!”这是武楼行政村张老庄自然村一位孤寡老人张李氏对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李慧的评价。李慧闲暇之余,给老人们洗衣服、剪指甲、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教老人唱歌,给老人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李慧的行为仅仅是武楼村的一个缩影,但她却以实际行动推动了武楼村形成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的一种习惯。近年来,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该村工作队创新方法路径,持续开展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儿媳、移风易俗模范户、五好家庭等各类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文明评选活动,鼓励大家争做文明家庭,整体提高村民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形成“人人讲信用”的良好氛围,倡导诚信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用身边的典型带动激励群众,见贤思齐、争当先进。



如今,走进武楼村,整齐的房屋、洁净的路面、1000多平方的文化墙,令人眼前一亮。“近年来,武楼村一直以乡村振兴为突破口,把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坚持在建设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在墙上以乡村振兴、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和美村庄等为主题绘制彩绘图,这样的表现形式不仅让村子有了新的活力,更让村民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村工作队副队长欧成峰说。(欧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