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泰公司组织开展学习航天功勋先进事迹活动
发布日期:2025-08-12 浏览次数:87
为深入学习“二级航天功勋奖章”获得者蔡旭哲、“三级航天功勋奖章”获得者宋令东和王浩泽的先进事迹,将载人航天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恒泰公司精心部署,组织公司各单位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形成“基层学实操攻坚、机关学协同管理”的立体学习格局,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恒泰公司落地生根。
基层一线:以航天精度淬炼岗位本领
班前会成为基层单位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各单位结合生产实际,创新开展“航天标准对照学”活动,将航天员的操作规范转化为岗位行动指南。在机运部,员工们观看蔡旭哲在空间站舱外手动解锁故障适配器的视频片段,对其“在40分钟阳照区窗口期内精准完成毫米级操作”的事迹展开热烈讨论。“蔡旭哲在太空面对突发故障时的冷静处置,让我想到咱们设备抢修时的场景。”技术员韩天翼结合某次生产线紧急维修任务感慨道,“今后我们要把‘天地协同’的应急响应机制运用到设备管理中,提前预判风险,细化抢修预案。”
机关科室:以航天效能优化管理服务
机关职能部门聚焦“协同高效、精准管控”主题,深化学习成效。办公室将王浩泽负责的88项空间实验项目管理经验,转化为“会务服务标准化清单”,从会前预案到会后复盘均参照航天任务“周计划、日调度”模式执行。“文书王燕在学习后感慨地说,“咱们当文书的,就得做好那个守好“舱门”的人,让每一份文件都像实验室样本一样,精准抵达‘目的地’。”
团委干事张露桐以宋令东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成长历程为切入点,启动“岗位能力提升计划”。借鉴航天员“地面千次训练保障太空一次成功”的培养模式。“宋令东用16年飞行经验积淀实现‘太空首秀’,告诉我们人才培养必须立足长远、久久为功。”张露桐介绍,目前,公司已建立“导师带徒”机制,像地面团队支持航天员一样为新员工配备“技术导师+职业导师”双指导,让每一颗“恒泰新星”都能在导师的托举下,快速实现从“职场新兵”到“岗位能手”的跨越。
精神传承:从太空家园到企业家园
公司主要负责人在观看视频后强调:“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位航天员把空间站变成‘太空家园’,靠的是专业精神和责任担当。恒泰人也要把企业当成共同家园,在各自岗位上书写‘航天级’答卷。”
下一步,恒泰公司各单位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借鉴航天技术迭代思路持续改进工作方法。正如员工们在学习笔记中共同写下的:“仰望星空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空间站的轨迹,更是奋斗者的坐标——那里有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更有通向未来的发展之路。”从生产前线“毫米级精度”的操作规范,到办公室“零失误流转”的公文标准,从项目现场“协同攻坚”的作战模式,到全公司“持续迭代”的成长理念,载人航天精神正化作恒泰人脚下的阶梯,让每一步前行都扎实如航天器入轨,每一次突破都坚定如航天员出舱,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续写属于恒泰人的“航天级”答卷。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恒泰公司上好新入职大学生第一课:思想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