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9
“两山”理念指引美丽矿山建设。钱营孜煤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打造碧水蓝天、推进绿色发展作为使命和责任,不断将矿井“生态颜值”变“绿色产值”,绘就了高质量发展绿色画卷。
扩绿增绿 矿区风景一路生花
“开窗有景,出门见绿,抬头就能看到一片蓝”,如今矿山的空气都是“香”的;鸟语花香、繁花似锦、绿意盎然,随处可见……
“环境好了,天越来越蓝,树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随时都能拍到蓝天白云。”钱营孜煤矿拍摄爱好者们深有感触。
钱营孜煤矿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大力开展扩绿增绿工程,将绿化矿山、美化矿山纳入重要议程,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矿山绿色发展。
该矿按照把矿区西部建成“花园”,东部建成“园林”的目标,编制了涵盖六大方面建设任务的《钱营孜煤矿“绿色矿山”实施方案》,对矿区绿化景观进行了整体的规划。根据不同的作业场地,种植具有滞尘、减噪功能的树种,形成了吸声、隔声的降噪林带。2024年种植绿篱2万余株,2025年种植绿篱4.5万余株,草坪72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9.6万平方米。建立4个生活垃圾分类站,在宿舍绿化上精心设计了垂直绿化小品,种植柳树、水杉、银杏、石榴树等树木果木,使生活区充满立体感,东部“园林式”、西部“花园式”矿区逐步形成。如今,矿区实现了春天牡丹花、芍药花竞相开放,夏天紫薇花、太阳花鲜红欲滴,秋天梧桐叶似火、桂花飘香,冬天梅花怒放、为有暗香来,擦亮了矿山“绿色底色”,矿区环境实现了地绿、天蓝、景美,打造出“可观赏的绿色矿山”。
科技赋能 黑色煤炭“绿色开采”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要从政治上认识,要在行动上体现。
在“两山”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怎样实现安全、绿色、智能、低碳开采?钱营孜煤矿在实践中思索,在思索中创新,探索出绿色转型的开采模式。
2025年3月,一场对集团公司煤炭开采具有绿色转型意义的巷道充填新装备应用现场会在钱营孜煤矿召开。该矿率先在W3210 机巷应用巷道充填新装备。巷道充填新装备的应用,在节省提升成本、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有效解决矿井生产能力不匹配和资源回收等现实问题,与新发展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走出了一条绿色安全高质量开采之路。
绿色开采既是发展课题,也是改革命题。该矿科学优化采矿设计、采场布局,坚持绿色开采,不断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淘汰落后产能,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对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改造。该矿采用完全冒落法开采,通过精准的开采作业与科学管理,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工作面回采率高达 97%。应用的“110”沿空留巷技术,实现了一条巷道二次使用,减少了煤柱资源的浪费。投入使用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发挥了连续运输、装载、运输作业“一体化”施工优势。建成科技、环保、智能感十足的油脂库,实现了安全生产与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度融合。充分运用无人机、巡检机器人,升级优化生产自动化集控系统,实现主要系统及车间无人值守与远程集中控制,实现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采。
向绿而行 “生态颜值”变“绿色产值”
答卷,写在天地间。一座山,印证了对“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和生动注脚。
2021年底,钱营孜煤矿发扬愚公移山,举全矿之力鏖战55天,消除了屹立13年的矸石山,体现了该矿“向绿而行”的决心和意志。
如今,在钱营孜煤矿只见青翠的草坪和绿树,见不到臭水沟;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在蓝天的映衬下,正享受着“阳光浴”,描绘出一幅绿色矿山建设的美丽画卷。
该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了每天5800立方的矿井水处理系统和每天1000立方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矿井水经净化处理后,污水处理率达100%,重复利用率达到100%,化学需氧量、氨氮达标排放、出水水质实现了动态达标。
该矿准确把握开发分布式光伏政策机遇,积极推进矿区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利用屋顶、停车场及矿区西部区域,因地制宜开展光伏项目。安装单晶硅光伏组件 8897 块,面积约 2.4 万平方米,年平均发电量 590 万千瓦时,激活了矿井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绘就了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矿井先后荣获集团公司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宿州市节水型企业、安徽省“环保诚信企业”“中国最美矿山”等荣誉称号。